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|黄色一级大片在线免费看国产一|躁躁躁日日躁天堂|久久成人版第一页

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(yī)院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頁 >>新聞中心 >>醫(yī)院新聞

新聞中心

醫(yī)院新聞

主鴻鵠教授發(fā)現(xiàn)新的白血病類型-RARG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2-28 瀏覽次數(shù):
字號: + -

近年來,盡管我國血液學研究取得了快速進步,但是在新發(fā)現(xiàn)被國際認可的白血病類型領(lǐng)域尚無突破。近日,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(yī)院血液科主鴻鵠教授牽頭進行了國際多中心合作研究,定義新的白血病類型:RARG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?。≧ARG-AML),實現(xiàn)該領(lǐng)域的新突破,研究成果已于本月在血液學權(quán)威雜志《Blood Advances》雜志上發(fā)表。

帶你認識RARG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

急性髓系白血?。ˋML)是一組高度異質(zhì)性的疾病。在診斷時,基于臨床表現(xiàn)、骨髓形態(tài)學和遺傳學特征,患者被劃分為不同亞型。不同亞型的患者,其治療方案和預后結(jié)局均有所不同。因此,精準分型對AML的診治至關(guān)重要。

隨著測序技術(shù)的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分子遺傳學異常被發(fā)現(xiàn)。為促進對伴RARG基因重排AML的認識,主鴻鵠教授于2021年牽頭組織了一項由全球38家中心參與的合作研究。該研究納入了全球共34例RARG重排AML患者的臨床生物學、轉(zhuǎn)錄組學和基因組學特征、治療和結(jié)局。通過這篇研究,可以幫助廣大讀者全面認識RARG基因重排AML,以期更好地診治該類患者。

什么是RARG基因重排AML?

RARG基因重排AML是AML的一種新亞型,患者具有類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?。ˋPL)的臨床表現(xiàn)、骨髓形態(tài)和免疫表型特征,但缺乏t(15;17)(q22;q12)核型或PML-RARA融合基因。流行病學:所有患者中,男性20例,占比59%;中位發(fā)病年齡42(1~67)歲。

RARG基因重排AML有什么癥狀?

該類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為出血或自發(fā)性瘀斑(54.5% [18/33])、無力(24.2% [8/33])和發(fā)熱(54.5% [18/33])。

確診RARG基因重排AML要做哪些檢查?

確診需完善血常規(guī)、凝血功能、骨髓穿刺等檢查。對于臨床擬診APL但是PCR/FISH方法未檢測到PML-RARA融合基因、t(15;17)(q22;q12)核型或未檢測到17號染色體異常的患者應(yīng)想到RARG基因重排的可能性,及時進行RNA-seq有利于診斷。

該類患者血常規(guī)常提示兩系或三系細胞減少,凝血功能提示凝血異常、纖溶亢進。骨髓細胞形態(tài)學可見以顆粒增多的異常早幼粒細胞為主并且POX染色強陽性。免疫分型表現(xiàn)為典型APL的特征,即CD34-、HLA-DR-、CD11b-、CD117+、CD13+、CD33+、MPO+;此外,該類患者CD38-,借此能夠區(qū)分RARG基因重排AML和APL。

在該研究中,13例 (38.2%)患者的白細胞計數(shù)>10×109/L,18例 (54.5%) 患者的纖維蛋白原水平低于150mg/dL,33例(100%)患者的D-二聚體水平高于500ug/L。

典型和非典型APL的骨髓形態(tài)學特征均在該隊列發(fā)現(xiàn),其中25例 (73.5%) 的白血病原始細胞的形態(tài)學特征與典型APL相似,9例 (26.5%) 與變異型APL相似。14例 (41.2%)患者的細胞內(nèi)可發(fā)現(xiàn)Auer小體。

流式細胞術(shù)檢測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,RARG重排AML患者白血病原始細胞多為CD33 (33/33,100%)、CD13 (32/33,97%) 和CD117 (27/32,84.4%) 陽性,偶見CD34 (3/29,10.3%)、CD11b (2/28,7.1%) 和HLA-DR (7/32,21.9%) 陽性;所有患者均為CD38陰性(0/26);33.3% (9/29) 白血病原始細胞表達CD56。

核型分析示57.6% (19/33)的患者存在細胞遺傳學異常。12例患者存在染色體12q13易位(RARG基因位于其中),包括9例t(11;12) (p15;q13)、1例t(12;13) (q13;q13)、1例t(12;15) (q13;q22)、1例t(12;19) (q13;p13.1)和7例其它核型異常。12q13易位分布:14例CPSF6:: RARG患者中0例存在,11例NUP98::RARG患者中9例,6例HNRNPc::RARG患者中2例,1例PML::RARG患者中1例,1例NPM1::RARG患者中0例,RARG,1例HNRNPm::RARG患者中0例。

14例患者(41%)存在CPSF6::RARG,11例 (32%)存在NUP98::RARG,6例 (18%)存在HNRNPc::RARG,1例存在HNRNPm::RARG,1例存在PML::RARG,1例有NPM1::RARG。位于外顯子4和外顯子1/2的 RARG 融合位點分別占患者的81.8%(18/22) 和18.2%(4/22)。

24例RARG重排患者的二代測序結(jié)果顯示,合并突變包括WT1(14/24例患者,58.3%)、KRAS(3/24例患者,12.5%)、NRAS(2/24例患者,8.3%)、TP53(2/24例患者,8.3%)和TET2(2/24例患者,8.3%)。RARG重排患者中未發(fā)現(xiàn)FLT3-ITD或-TKD突變,與APL相比這些突變的發(fā)生率顯著較低。

如何治療伴RARG基因重排AML?

盡早排除APL的診斷,及時行“3+7”為主的標準化療。但是現(xiàn)有的資料顯示RARG基因重排AML傳統(tǒng)化療緩解率低,標準化療誘發(fā)出血加重容易發(fā)生早期死亡,因此在化療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輸血支持治療,保證血小板計數(shù)在30×109/L以上、纖維蛋白原水平在1500mg/L以上。目前難以明確最佳的誘導化療方案,但是少數(shù)病例顯示出高三尖杉酯堿的高度敏感性,值得科研工作者進一步探索其療效以及機制。鑒于該研究隊列患者化療后2年復發(fā)率高達64%,建議緩解后盡早進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(allo-HSCT)。

在該研究中,接受全反式維甲酸 (ATRA) 和(或)三氧化二砷 (ATO)誘導治療(≥14天)的16例患者均呈現(xiàn)出ATRA +ATO耐藥,隨后接受AML樣誘導治療。其余18例患者接受ATRA/ATO(<14天)聯(lián)合AML樣誘導治療,AML樣誘導治療包括阿糖胞苷(100 mg/m2/天,持續(xù)7天)和柔紅霉素(45-60 mg/m2,持續(xù)3天)或伊達比星(10-12 mg/m2,持續(xù)3天)或高三尖杉酯堿(2 mg/m2/天,持續(xù)7天)。

33例可評估治療緩解的患者中,23例 (69.7%) 獲得CR,其中約一半患者是在化療2個周期后達到完全緩解(CR)。45天內(nèi)的早期死亡率為29.4%(34例患者中的10例),主要死亡原因為出血 (n=6)。

達到CR后,23例患者中的18例 (78.3%) 繼續(xù)接受AML樣方案鞏固治療,包括大劑量阿糖胞苷 (n=18) 或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(n=1),18例患者中的11例復發(fā)。4例患者在首次CR時接受了allo-HSCT,且在移植后3-12個月的隨訪期間未發(fā)生復發(fā)或死亡;5例第2次CR行allo-HSCT:4例于移植后44、12、5、2個月復發(fā),1例于移植后1個月死于感染。

RARG基因重排AML有著怎樣的預后或結(jié)局?

在該研究中,由于伴RARG基因重排AML患者不能得到早期診斷,多數(shù)患者接受ATRA和(或)ATO治療 1 周以上,從而延遲化療而導致疾病進展,出現(xiàn)早期死亡。截止2021年12月,該研究隊列33例患者中有10例仍存活,中位隨訪時間為14個月。估計的2年累積復發(fā)率、EFS和OS發(fā)生率分別為68.7%、26.7%和33.5%。

總結(jié)

RARG基因重排AML是AML的一種新亞型,具有類似APL的臨床、形態(tài)、免疫表型特征,但缺乏t(15;17)(q22;q12)核型或PML-RARA融合基因。伴RARG重排AML患者對全反式維甲酸 (ATRA) 和三氧化二砷 (ATO) 治療無反應(yīng),總體預后不良。

(Zhu HH, Qin YZ, Zhang ZL, et al. A global study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RARG rearrangement. Blood Adv. 2023 Feb 17;bloodadvances.2022008364.  doi: 10.1182/bloodadvances.2022008364; 文獻鏈接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6799929/)。


主鴻鵠教授介紹

主鴻鵠.jpg

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(yī)院血液科主任醫(yī)師,教授,博導,北京大學博士畢業(yè),國際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基金會委員,亞洲白血病聯(lián)盟委員,中國抗癌協(xié)會血液腫瘤專委會常委,中華中醫(yī)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常務(wù)委員,中華醫(yī)學會血液學分會白血病淋巴瘤學組委員,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細胞分析專委會副主任委員。

主鴻鵠教授從事血液病一線臨床工作28年,致力于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和基礎(chǔ)研究,主要學術(shù)成就:第一,建立了國際原創(chuàng)性的“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不化療的家庭治療新方案”,根治率>95%。第二,建立了國際原創(chuàng)性的”DAV治療初診急性髓系白血病新方案”,緩解率>90%。第三,在國際上定義了一種新的白血病類型—RARG重排AML。在創(chuàng)立高效低毒的白血病治療新方案和個體戶診療方面處于國內(nèi)先進水平。

以通訊/第一作者發(fā)表SCI論文56篇,最新IF: 925分,他引>1500次,論文發(fā)表在《新英格蘭醫(yī)學雜志》(2篇)、《柳葉刀腫瘤》、《柳葉刀血液》、《JCO》、《Blood》(5篇)等。f1000收錄1篇。國際大會特邀/口頭報告12次,主持8個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(1個國家重點研發(fā)和3個國自然面上),總科研經(jīng)費>3000萬。

主鴻鵠教授的研究成果寫入10個歐美和中國白血病指南/共識。作為執(zhí)筆人參與4個中國指南的制定,研究成果2次入圍《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十大進展》。國際檢索及分析機構(gòu)Healsan Consulting LLC和Stork統(tǒng)計了全球白血病領(lǐng)域在2015-2020年發(fā)表的SCI論文,主鴻鵠位居白血病領(lǐng)域中國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位列第二名。